NEWS

新 闻 动 态

首页 >>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湖南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详细内容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湖南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

湘发改高技〔2017〕74号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湖南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

  经报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湖南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年1月23日

  湖南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经济的关键。为加快发展壮大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经济新动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根据《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总体部署,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产业现状。

  “十二五”以来,全省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规模化、高端化、集聚化的发展态势,增加值年均增长17.4%,2015年实现增加值3335.31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1.5%,成为支撑我省经济转型升级,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核心力量。

  1、自主创新成果丰硕,前沿科技不断突破。一批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新突破,产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十二五”期间,全省共获国家科技奖励107项,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29件,创新综合能力排名全国第11位。“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超级杂交稻、高铁牵引系统、炭/炭刹车材料等重大成果国际领先。IGBT芯片、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增材制造装备等产品实现重大突破。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领域加快融合和渗透,涌现了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智能制造、基因检测、现代中药、北斗导航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全国制造和应用示范中心。

  2、市场主体加速成长,领军企业不断涌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竞争优势逐步增强。全省工业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超过2500家,企业平均产值达5.03亿元。骨干企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明显,产值过亿元企业超过1110家,增加值和利税额占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比重均为97%左右;过10亿元企业达73家,增加值和利税额占比均达60%以上。其中,三一集团、中联重科、中车株机等发展成为世界级装备制造企业,隆平高科、博云新材、长城信息、杉杉新材等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湘电集团、时代新材、蓝思科技、中南传媒、永清环保、力合科技等成为行业龙头。

  3、集聚态势初步形成,特色优势逐渐凸显。环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主要集聚区,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84%,其中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均超过55%。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产值突破千亿,打造了从整机、核心零部件到配套设施和运维服务的完整产业链。长沙市智能成套装备产业集群形成了关键零部件和控制系统、智能建筑机械成套装备和智能车间与自动化生产线产业体系。株洲市、湘潭市风电装备制造业构建了从控制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叶片到整机系统集成的产业体系。以广电、出版、动漫、娱乐、创意为核心内容的文化湘军品牌集群稳步崛起,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湘南地区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占全省比重均为21%左右,逐渐形成了生物育种、生物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特色集群。

  4、开放合作持续深化,国际地位不断提升。通过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积极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一批骨干和优势企业成功走向国际市场,产业向海外拓展。中车株机公司动车组整车打入欧洲市场,在马来西亚建立了我国首个轨道交通装备海外制造基地,打破了全球轨道交通装备领域高端市场被欧美垄断的局面。三一集团收购全球混凝土机械第一品牌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有力提升了公司品牌形象和国际影响力,改写了该行业的全球竞争格局。中车时代电气依托车载电气系统集成优势,通过收购海工巨头SMD公司,积极打造陆海两栖产业集群的新格局。隆平高科发挥育种技术优势,积极推进杂交水稻国际化布局,在东南亚、非洲、美洲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和育种基地,在壮大产业的同时,也造福了世界人民。

  (二)发展形势。

  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以万物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跨界发展,加速了全球经济格局和生产生活方式的重构。基因组学、增材制造、超材料、低碳技术、数字创意等前沿技术群体性突破,推动了传统工业体系分化变革。同时,全球经济贸易格局、产业分工格局、能源资源版图正发生重大调整,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新兴经济体同构竞争,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球竞争的主战场。

  从国内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不断凸显。创新驱动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的全面推进,以及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了更大发展空间。但同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口的作用更加凸显,区域竞争将更加激烈。

  从省内看,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5到10年,是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机遇期,也是改革攻坚的关键期。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将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重点突出“三个着力”,推进建设“四大体系”和“五大基地”。这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同时也要看到,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水平不高,现有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还不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制约了新技术的应用、新业态的培育和新模式的推广。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需要找准战略定位,保持战略定力,抓住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和新引擎。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重大机遇,按照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总体要求,以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为目标,建立面向国际国内的创新网络体系,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加快壮大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和产业集群,引领全省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根本性转变,为建设创新型湖南和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开放融合。进一步突出原始创新,强化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提升人才、技术、资金供给质量,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体制机制。加快理念创新,以更包容的方式高效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大力推动优势产业领域的技术和标准应用,加快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全球配置。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加强潜在需求侧政策引导,推进新产品新服务应用示范,培育和带动新消费新业态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重点突破、多点支撑。科学把握地域特征、区位特点和资源禀赋,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选择重点区域、优势产业和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突出优势互补,合作互动,特色发展,实现多点支撑。突出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向传统产业的渗透,实现产业整体协同发展。

  集聚集约、梯次推进。积极构筑更高层次的基础环境,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融合集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加快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建设,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进产业链创新协同发展,培育各具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集群,支撑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形成创新经济集群发展的格局。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以下目标:

  ——引领发展作用明显增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16%,增加值超过7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16%,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5%,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3%,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件,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速达到15%。

  ——现代产业新体系基本形成。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策源地,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形成统筹协调、布局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培育一批原创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涌现一批创新活跃、潜力广阔的中小微企业。搭建一批公共平台,产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三、发展重点

  重点发展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六大产业领域,加快培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能。

  (一)高端装备。

  顺应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国际化发展趋势,加快突破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推进重大装备与系统的应用和产业化。重点发展轨道交通、高端工程机械、航空航天、制药机械、增材制造、海洋工程、高端农业机械等产业,推动高端装备与信息技术融合,提高核心技术装备的性能、质量和市场占有率。

  增强高端装备基础制造能力。着力提升核心装备与部件的性能和质量,强化基础支撑。推动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系统。探索构建贯穿生产制造全过程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具有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特征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提供重点行业整体解决方案。重点突破高精度减速器、高性能控制器等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加快高档数控机床与智能加工中心研发和产业化,开发和推广精密、高效、柔性并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机床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发展与主机技术水平相匹配的专业化、规模化配套企业,提升基础元器件、核心零部件及关键系统的配套能力。建设测试验证平台,完善工业互联网体系和信息安全系统,推动建立完善的产业体系。

  (二)新材料。

  顺应新材料高性能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重点发展先进储能材料、硬质材料、复合材料、新型合金材料、陶瓷材料、化工新材料等6大新材料,加强前沿材料布局,优化新材料产业化及应用环境建设,推动新材料融入高端制造供应链。

  提高新材料基础支撑能力。面向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新能源等产业发展需求,推进高强轻合金、碳纤维、C/C复合材料、磁性材料、动力电池材料的规模化应用。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等产业需求,以下游应用为牵引,加强新材料产品研发设计、标准制定与下游行业设计规范衔接配套,提升新材料产品附加值。推动特色资源新材料开发应用,实现稀土、钨钼、钒钛等特色资源高质化利用,加强专用工艺和技术研发,推进复杂难冶金属共生矿的高效开采和综合回收利用。在特色新材料开采、冶炼分离、深加工等环节,推广智能化、绿色化生产设备和工艺。突破石墨烯产业化技术,拓展纳米材料在光电子、新能源、生物等领域的应用,开发智能材料、仿生材料、超材料、低成本增材制造材料,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创新成果。

  (三)生物。

  以建设健康湖南为契机,把握生命科学纵深发展、生物技术广泛应用和产业交叉融合创新的新趋势,推进基因工程技术加快应用创新,推动生物医疗向精准化和个性化发展,加快农业育种向高效精准育种转变,促进生物工艺和产品在更广泛领域替代应用,创新生物能源应用模式,培育高品质专业化生物服务新业态,将生物经济打造成为继信息经济后的重要新经济形态。

  推动创新药物发展。开发临床重大需求的创新药物和生物制品,实现重大疾病防治药物的原始创新和临床应用。推进基因测序、多肽药物、靶向和长效释药等的研发和应用,开发新型抗体、疫苗、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新产品和新型治疗模式。加强化学药物研制和高端制剂开发,推动化学通用名药物的一致性评价,加速特色中药新药研发和中药产品标准化建设,推广个性化、绿色化制药生产技术。

  促进生物医学工程发展。推进生物医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积极开发新型医疗设备及其软件和配套试剂、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和终端设备,构建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诊疗新模式,促进智慧医疗产业发展。发展高品质医学影像、高通量低成本基因测序、康复类医疗器械等医学装备。利用增材制造等新技术,加快植介入医疗器械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加速发展体外诊断设备和试剂等产品,推动高特异性分子诊断、个性化治疗生物芯片等发展,支持肿瘤、高血压、遗传病、感染性疾病的体外快速诊断筛查。

 加快生物农业产业化发展。开展基于基因和细胞工程技术的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应用,推进生物农业新品种创制,研制一批优质高产、营养安全的农业动植物新品种。发展基于病虫基因组信息的病虫害防控技术,开发绿色农药、生物兽药、新型动物疫苗等重大产品。发展基于功能分子的安全高效分泌表达与筛选技术,研制可替代抗生素的生物饲料和高效生物肥料,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新体系。

  提升生物能源应用水平。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林业剩余物和能源作物、生活垃圾与有机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加快生物天然气规模化应用、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开发高性能生物能源转化系统解决方案,推进在发电、供气、供热、燃油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推动生物制造规模化发展。建立生态安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物法工艺体系。加快微生物基因组工程、酶分子机器、细胞工厂、绿色智能生产等技术的发展,推进生物制造技术向化工、材料、能源等领域的渗透应用。开发工业生物催化和转化关键技术,推动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基础化工产品,促进生物基材料产业的链条化、规模化发展,提升大宗发酵产品的应用水平。

  培育生物服务新业态。完善生物技术服务体系,增强专业化服务能力,发展基于生物技术的基因测序、细胞治疗等服务机构,推广健康管理、医学第三方检测等专业化服务。

  (四)新一代信息技术。

  紧紧围绕建设网络强省战略目标,重点发展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网络设备、信息安全、系统软件、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服务、物联网、智能终端、北斗卫星导航、数字医疗等产业,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创新融合,培育“互联网+”生态体系,形成融合创新、智能协同、安全可控、特色鲜明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为全面建成广覆盖、高性能、多内容的“信息网”提供坚实产业基础。

  培育信息技术核心产业。强化核心关键技术协同创新,重点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芯片、器件、软件、设备与系统的研发与制造能力,提升产品的自主、安全、可控能力。瞄准产业发展制高点,选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型计算、人工智能、生物智能传感、量子计算等前沿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争取产业发展主导权。突破高端存储设备、智能传感、信息安全、新型显示、数字医疗等新技术,强化基础软硬件协调发展,构建先进核心技术体系,实现群体式创新突破。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化应用。加速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工业、农业、能源等行业的创新促进作用,重点发展与现代农业、智能制造、能源环保等融合的新兴业态,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构建生产型“互联网+”生态体系。培育新兴服务模式和服务业态,提升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文化教育、旅游交通、金融物流等领域的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打造特色“互联网+”服务产业集群,构建服务型“互联网+”生态体系。

  完善“信息网”基本支撑体系。大力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物联网架构研究,提升各类传感器接口兼容性,实现跨区域、跨终端、跨应用无缝连接,促进物联网络实现万物互联;统筹省内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发展,积极探索跨区域共建共享机制和模式,在公共服务、互联网应用服务、特色行业和大型企业等领域建设一批云计算中心、大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鼓励大数据中心增强高性能计算、海量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能力,拓展大数据服务;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提升北斗精细化服务能力。加快构建点多、面广、高效、智能、安全的“信息网”基本支撑体系。

  (五)绿色低碳。

  把握“两型”社会建设要求,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为重点,引导绿色消费,推广绿色产品,提升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应用比例,推进高效节能装备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推动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应用、集成创新,促进节能和环保服务业发展,加快能源节约、污染排放减量、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体系建设。

  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推进风电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智能电网技术,加快发展5兆瓦级以上风电机组、风电场智能化开发与运维。推动太阳能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加强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研发,加速高效率低成本太阳能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产业化。推动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加速融合储能、微网应用分布式能源发展,大力推动多能多补、协同优化的新能源综合开发。

  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把握全球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智能化的科技发展趋势,提升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水平。提升整车性能与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突破车联网应用、车辆集成和协同控制、环境感知与定位、信息融合与信息安全等关键技术。

  推进高效节能核心装备和技术集成开发。加快高性能建筑节能材料、空气源热泵装置、低温余热发电设备、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等高效节能装备开发。鼓励试点节能技术系统集成,推动燃煤锅炉节能环保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等重大关键节能技术与产品规模化应用。支持合同能源管理、特许经营等节能服务新业态发展,推动节能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推广节能服务整体解决方案。

  加快发展先进环保产业。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区域与流域污染防治整体联动。突破工业废水、土壤农药残留、水体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等关键治理和监测技术,形成成套装备、核心零部件及配套材料研制能力。加强先进适用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和集成创新,强化先进适用环保装备和技术在冶金、化工、建筑材料、食品制造等重点行业技术的融合和集成研究,提升环保领域信息化水平。

  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推进尾矿伴生有价元素回收技术应用,开发复杂多金属尾矿选冶、清洁无害化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与装备,促进共伴生矿和尾矿综合利用。促进城市矿产开发技术研究和应用,提升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园林废弃物等城市废弃物利用水平。开展畜禽粪便、残膜、农作物秸秆、林业三剩物等农林废弃物回收利用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发,提升再制造产业发展水平。逐步建立光伏板、动力蓄电池、废液晶、碳纤维材料等新兴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技术体系,加快机械产品再制造无损检测、绿色清洁、表面修复等再制造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制,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和水平。

  (六)数字创意。

  围绕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加快形成以文化创意、设计服务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数字创意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创意技术装备、数字出版、数字教育、数字娱乐、创意设计等产业,创造新型文化供给,形成文化引领、内容丰富、技术先进的数字创意服务体系,把我省打造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全国数字创意产业中心。

  构建数字创意产业无边界渗透格局。推动数字内容和技术在出版、教育、影视、设计、制造、商贸、旅游、医疗等领域的集成应用和融合发展,培育多向交互融合的新型业态,提高相关产业附加值。促进传统领域的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转型和提升,强化文化创意对信息产业的内容支撑、设计提升和价值挖掘作用,提升用户体验。

  提升数字创意技术与装备应用水平。加强计算机图形图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自然人机交互、智能语音、文物素材再造、交互娱乐引擎等技术在教育、娱乐、旅游等领域应用,加速业态数字化升级,重构产业发展生态。鼓励运用数字创作、网络协同等数字化手段提升数字创意企业生产效率与能力。制定数字创意领域关键性技术标准,加快形成具有领先地位的标准体系。

  丰富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和形式。鼓励对艺术品、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和开发。充分利用模式识别、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智能物联网等计算机感知新技术,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创造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数字创意内容产品,加快推进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艺术展览、文化会展等行业数字化进程,不断提升文化资源快速数字化能力,努力推进出版、影视、动漫、游戏、文化等湖湘创意产品进入国际视野。

  四、主要任务

  为加快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实施创新网络建设、新兴产业主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聚、新兴产业应用示范、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投融资促进等6大工程,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引领和集聚发展。

  (一)创新网络建设工程。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装备研制,推进科技与经济、金融、文化等融合发展,推动优质创新资源集聚,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机构协同参与的创新体系,形成开放融合的创新网络,努力建成优势突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

  ——推动重大领域科技创新突破。坚持需求导向原则,加强前沿技术和战略性技术研究,实现关键领域原始创新突破。实施科技创新“1105”行动计划。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健康医学等基础领域开展科技前沿推进行动。在粮食安全、网络空间、能源保障、未来制造、生态治理等战略性领域实施重大科技跨越行动。在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社会发展等事关发展全局的领域开展技术集成式协同攻关行动。

  ——加强创新网络基础能力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支持企业开展前沿性研究,加强颠覆性技术创新。围绕重点领域技术开发,建立多层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鼓励组建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和创新战略联盟等面向市场的创新研究机构,发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基础研究、源头创新优势,开展面向重点产业核心技术、重大装备和标准的联合攻关。全面推动开放式创新,鼓励创新主体采取共同研发、技术联盟、技术并购、股权参与、风险投资等模式,实现创新要素的互动、融合和协作,构建运行高效、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创新网络支撑体系。到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技术创新机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开放共享度达到90%。

  ——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态。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强化制度建设,汇聚知识、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创业创新生态环境。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监管方式。落实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相关政策措施,推进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加快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评价和年度报告制度。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专业化、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推进各类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

 (二)新兴产业主体培育壮大工程。

  完善有利于新兴产业主体发展壮大的体制机制,培育领军人才,壮大企业家队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针对制约人才创新活力的关键环节,加快人才发展政策和体制的优化和创新,保障人才以知识、技能、管理等创新要素参与利益分配,全面激发人才创业创新活力和动力,营造人尽其才的发展环境。推进高精尖人才培养工程,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管理经验和跨文化、跨领域经营能力的企业家,培育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创新人才评价制度,分类制定人才评价标准,构建以创新创业实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遵循人才需求、选拔、使用规律,形成知人善用、用得其所、合理搭配的良好机制。完善人才服务和管理体系,建立柔性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营造自由流动、包容开放的用人环境。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加大对留学回湘人才和外省来湘人才创业创新支持力度。

  ——积极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实施骨干企业培育计划,重点引进一批跨国公司,做强一批有一定优势的重点企业,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成长性好的创新型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引导企业通过掌握核心技术、申请注册商标、改进产品外观、包装和服务等途径,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评估机制,激励骨干企业增强创新主体意识,加大自主创新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抢占产业价值链高端,发挥引领带动和资源整合作用。

  ——发展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提升中小微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小微企业建设创新机构,参与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向中小微企业扩散技术创新成果。加快建设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信息咨询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建立中小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定向、定单式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紧密对接。

  (三)新兴产业集聚工程。

  立足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因业布局,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化发展。

  ——建设长株潭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发挥长株潭地区创新资源富集优势,实施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建设新兴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促进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和新兴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推进生命、医疗、信息、材料等领域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研究,推动产学研用联动融合,形成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辐射源。发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湘江新区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出台一批有力度、有特色、有影响的重大改革举措,构建更加高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探索建立适应创新要素跨界流动的体制机制,促进更好地利用全球创新成果。支持国内外科研人员、高校师生开展创业创新活动,鼓励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建设研发平台、孵化器构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集聚区。结合区域特色和优势,在京广高铁经济带、环洞庭湖经济带、沪昆高铁经济带、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打造一批知识产权密集特色优势产业链条,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集聚区。发挥京广高铁经济带沿线城市高端装备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在岳阳市、衡阳市、郴州市等地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先进硬质材料等新兴产业集聚区。发挥洞庭湖经济带生态自然优势和满足生态治理工程重大需求,在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等环洞庭湖区建设生物育种、生物制造、储能材料、高端工程机械、环保技术装备等特色产业集聚区。立足沪昆高铁经济带和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地域特色资源和文化独特优势,在娄底市、邵阳市、怀化市、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永州市等地推进现代中药、生物育种、储能材料、陶瓷材料、数字创意等特色产业集聚区。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集群。以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为中心,实施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计划,推进新兴产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构建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集群。通过5年建设,形成轨道交通装备、高端工程机械、基因工程、生物育种、C/C复合材料、信息安全等6大引领性强、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储能材料、增材制造、数字传媒、现代中药等30个创新活跃、知识密集、带动力强的区域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四)新兴产业应用示范工程。

  坚持以应用促发展,推动相关重大技术和产品的广泛应用,在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环节,推动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和重大应用示范。

  ——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等领域,聚焦技术创新和自主发展的关键环节,组织实施高性能集成电路、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关键材料升级换代等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围绕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信息安全、储能材料、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创新发展需求,统筹布局重大创新基础设施和生产制造中心,完善行业知识中心、数据中心、检验检测、质量认证等公共研发服务平台。

  ——实施“互联网+”应用示范。推进互联网与工业、农业、能源、医疗、社会保障、教育、政务服务、物流、文化、旅游、交通、金融、商务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和应用示范。发挥互联网对行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培育新兴服务模式和服务业态,打造特色“互联网+”服务产业集群。

  ——实施“智慧城市”应用示范。促进物联网在工业制造、农业生产、商贸流通、公共服务等领域应用示范。加强物联网架构研究,推进二维码、射频识别、传感器、摄像头等感知设备在公共基础设施应用,形成覆盖全省的基础设施物联网络。加快推进商事服务、市场监管、公共安全、疾病防治、灾害预防、社会治理等领域大数据应用示范。推动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和大数据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交通运输监管、智慧旅游等应用示范。鼓励企业研究支撑大数据的新架构、新方法,提供数据租售、分析预测、决策支持等服务。推进天河超级计算系统在大数据产业中的深化应用,在产品开发、市场及产业链分析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环节挖掘数据资源商业价值。

  ——实施绿色发展应用示范。依托节能环保产业先进技术,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应用示范。深入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和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提升电力、钢铁、水泥、有色、石化、化工、印刷、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水平,强化工业污染场地治理、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依靠生物技术,开展珍贵物种遗传资源保护和培育专项行动,加大典型生态系统、物种、基因和景观多样性保护力度。

  (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坚持共建共享原则,提升产业创新和发展应用的基础能力,建设新一代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加快布局大数据、基因库、材料库等创新基础设施。

  ——提升网络基础。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群建设,实施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宽带乡村工程和电信普遍服务工程,提速扩容骨干网、城域网,优化宽带网络结构和性能,加快城市光网改造,推动光纤网络由乡镇、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缩减城乡宽带网络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差距,建成全光网省。到2020年,绝大部分城镇地区实现光网覆盖,提供1000Mbps以上接入能力,城市家庭用户带宽实现100Mbps以上接入,农村家庭用户带宽实现50Mbps以上灵活选择。加快移动网络升级,实现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G)网络全省覆盖,无线局域网(WLAN)广泛覆盖,积极争取长株潭城市群进入5G首批试商用范畴。推进长株潭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群建设,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IPv6)。加快建成我省互联网国际直连通道。

  ——建设大数据平台。推进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企业云计算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服务云计算大数据供给服务能力。布局建设医疗健康、教育等重点领域大数据中心和工程机械制造、轨道交通装备等行业大数据中心。建设省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和省政务大数据中心,基于云计算中心布局政务服务云、政务办公云、决策支持云、市场监管云、综合治理云、部门业务云等各类政务应用平台;依托大数据中心,布局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四大基础数据库。

  ——构建材料基因工程支撑平台。通过构筑可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的高通量计算、高通量合成与表征、专用数据库三大示范平台,形成支撑材料基因工程基础研究的基本软硬件条件和数据体系。针对材料基因工程的关键基础和共性问题,研发多尺度集成化高通量计算方法与计算软件、高通量材料制备技术、高通量表征与服役行为评价技术、面向材料基因工程的材料大数据技术。

  ——完善生命科学公共技术研究服务平台。建设以大型装置为核心、多种仪器设备集成的综合研究设施,完善以规模数据资源为主的公益性服务设施,突破生命健康、普惠医疗和生物育种中的重大技术瓶颈。建设转化医学中心,促进生物医学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诊疗技术。适时启动农作物种质表型和基因、动物疫病、农业微生物研究平台建设,支撑农业生物技术和产业的持续发展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适时启动大型成像和精密高效分析研究设施建设,满足生物学实时、原位研究和多维检测、分析、合成技术开发的需求,探索预研生物信息中心建设,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数据、种质资源、实验样本和材料等基础支撑。

(六)新兴产业投融资促进工程。

  对接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加快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企业上市,开展各类债券融资和股权众筹融资试点。

  ——培育新兴产业特色金融。优先发展科技金融,完善全省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创新科技型企业投融资模式、产品和服务,支持科技银行、保险、担保、资产评估与交易等机构发展,加快设立发展天使投资、种子基金和科技孵化基金,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提供金融支撑。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争取长株潭绿色金融改革试点,鼓励发展绿色债券、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环保基金等创新型金融产品。加快发展文化金融,完善文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争取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试点。积极培育互联网金融,鼓励互联网与银行、证券、保险、基金融合创新。探索发展股权众筹、债权众筹等直接融资新模式。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大企业上市培育力度,支持符合条件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等交易融资。支持企业运用私募基金、收益债券、股债结合等融资方式进行直接融资。鼓励企业海外上市和发行债券,扩大企业债券、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发行规模,利用资产证券化工具盘活存量资产。支持发展区域性股权交易、产权交易市场。发起设立省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园区和企业参股,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设立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吸引一批天使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基金、并购基金、夹层资本等落户湖南,打造内陆股权投资高地。

  ——增强产业集聚区融资能力。组建省内跨行银团,采取“担保+银行信贷”模式,推动银行投放信贷,支持产业集聚区重大招商引资落地项目建设。针对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较好的产业集聚区,支持银行推广“供应链融资”模式,扩大龙头企业的授信规模,通过其供应链上企业的贸易融资,实现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融资共享。建立股权投资基金拟投企业数据库和被投企业数据库,组织投资机构与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开展股权融资对接,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五、保障措施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不断完善规划实施的推进机制,确保“十三五”期间各项重大任务顺利完成。

  (一)加强宏观统筹协调。

  强化宏观统筹。建立健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推动技术改造、并购、转让、引进、装备进口等重大经济科技活动开展知识产权评议工作。制订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和产品、服务指导目录,完善产业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重点产业、企业和区域发展状况的统计指标和统计制度,形成科学完善的产业运行监测体系。

  完善考核评估。围绕规划制定的目标和任务,合理确定部门分工,分解年度目标、工作指标和推进措施,适时纳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产业园区基地的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加强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定期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健全完善评价、评估和激励机制。

  (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贯彻落实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鼓励企业主体创新投入和科研人员成果转化,对符合条件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费用,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予以加计扣除。

  加大配套政策支持。探索制定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准入机制,对科技型企业实施“非禁即入”的准入政策,放宽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推动“军转民”和“民参军”,完善考核机制,推动大学科研机构和军工企业更多向新能源、民用航空航天物联网等新兴领域拓展业务。实施专利导航工程,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开展专利预警分析,确定产业专利布局。完善知识产权投融资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支持知识产权产业化、资本化。创新金融产品,探索建立无形资产融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信贷支持,支持知识产权质押、出资入股、融资担保。

  (三)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加快高端项目引进。围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尖端前沿领域、价值链高端环节和产业链缺失环节,推进具有重大影响和引领作用的项目引进和落实。鼓励和吸引境内外创新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湘设立区域总部或国际总部,带动省内企业参与国际分工。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研究机构合作申请政府科研项目,吸引一批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带项目来湘发展,促进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强重大项目建设。发挥重大项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力支撑作用,按照“成熟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要求,在“互联网+”、大数据、健康保障、海洋工程、信息消费、智能制造等领域超前部署一批工程项目。加强军民融合项目建设,依托军民融合战略工程,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健全完善项目推进和保障机制,规范项目基本建设程序,明确项目实施主体和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度。完善项目建设跟踪、协调、服务等相关管理制度。

 


/

/

/

/

/

0731-85155-498/478/448

cs@xniu.com

+86 0731-84891198

长沙市高新区谷苑路397号

友情链接:

湘 牛 集 团

copyright @ 2023湖南湘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湘ICP备2023035641号-1

关注湘牛


seo seo